正所謂人各有志,有人立志要高薪厚職,住豪宅、買名車,有人視錢財如糞土,只為服務社會。
曾經身為本港最年輕直資中學校長的陳葒,14年前一鼓作氣,辭職不做校長,創立「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」(「補天」),走上為基層學生一對一免費補習之路。時至今日,「補天」已從一株幼苗茁莊成長,至今成功配對了20,000對師生及設立兩間才藝中心,每年更協助近200名基層學生升讀大學。
陳校長表示,「補天」雖彌補了香港現時教育制度不足,但仍未能滿足所有基層學生需求。他最大的心願,是有更大型的非政府機構願意做「補天」做的事,真正達到有教無類、因材施教。
文:潘翠華 圖:黃冠華、受訪者提供
身高6呎多、年過半百的陳葒,給記者的感覺仍有種年輕人的憤世嫉俗,特別是他說起教育時依然好有「火」。
「我平時生活好『哩啡』(凌亂),但對教育卻有潔癖。由中三開始立志做老師,一直以來想做的教育是有教無類、因材施教、人人平等,幫助社會變得美好。但事實上香港教育不是『有教有類』,只教『叻』和『富』;也不是因材施教,是『一刀切』。總之課程一樣、教的速度一樣,然後你考試分數不夠,你就係『渣』,完全不顧每個人的成長步速。」
自謔「教育潔癖」追求有教無類
陳葒認為現時社會需要用錢去換取學習機會,情況更越來越嚴重:「我(從內地)來香港的時候,都是基層到不得了,當時錢對學習機會關連沒這麼大,但現時(學生)額外要學的東西多了,學校的關顧卻越來越少,老師居然會跟家長說:『你個女功課好差,你要嗱嗱聲搵個補習老師』。有無搞錯?個女功課唔識,應該係由老師去教。」
11歲從福建廈門移居香港,陳葒發憤讀書,由不諳廣東話和英語,到一躍讀上傳統名校皇仁書院。浸會大學畢業後,他晉身教師行列,35歲已擔任匯知中學校長,是當時全港最年輕的中學校長。
尋找體制外力量幫助基層學生
正當陳葒躊躇滿志實踐教育夢時,卻適逢教育改革:「學校開始縮班殺校,將商業評估擺進學校,整個教育界很混亂。」這情況下,基層而學習能力不好的學生淪為了犧牲品:「有些不斷留班,然後輟學或者被踢出校,或者一直拖到中五,然後會考『肥晒』。他們讀了十幾年書,但英文、數學還停留在初小階段。」
陳葒形容當時感覺是「頂唔順」:「教育不應該這樣,或者這樣說,我心目中的教育不應該是這樣。所以我就想,如果學校體制裏面照顧不了這班小孩,我就嘗試尋找體制以外的力量去照顧他們。他們的學習問題是沒有錢,沒有人去幫,所以我找一個不用錢的方法去幫他們,『一對一』補習模式就這樣定下來。」
獲太太支持創「補天」當義師
與太太商量之後又評估過家庭收支,獲得對方同意和支持,陳葒毅然辭去當了6年的校長職位,由零開始,一手一腳走勻港九新界,宣傳他的免費補習理念。不久之後他就遇上了首名義教學生「明仔」。
陳葒是在青協舉辦的夜間活動中遇上「明仔」,一個曾犯事留有案底、中三輟學的青年。陳葒問他想不想讀書:「當時他在餐廳當侍應,因為不懂英文而接不到外國人的單,所以想學英文,我便由最簡單的is/am/are 開始教他。」
首名補習學生赴笈海外畢業
「明仔」在陳葒的鼓勵和教導下,漸漸對學習建立信心,其後更重返校園,報讀香港專業教育學院。其後在陳葒推薦下,「明仔」參加了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及英國巴斯思巴大學(Bath Spa University)的交流項目,在寧波理工學院完成兩年課程後,再往英國留學一年,主修「國際經濟與貿易」,年前已畢業,成為「補天」首名海外大學畢業生。現在「明仔」還會回「補天」當義師,教小學生英文。
看着這個一開始由Monday到Sunday都讀不出來的學生,到後來終於赴笈海外大學畢業,陳葒心中滿是欣慰,更印證了他當初的決定無比正確,付出的血汗並沒有白費:「我常常跟義師分享這個故事,其實我想帶出,有些小孩雖然成績很差甚至要輟學,但未必是他們沒有能力,他們只是欠多一個機會、給予多一點時間,讓他們重拾學習動力。」
一對一補習毋須與人比較
陳葒認為一般學校就是沒法給他們機會:「你(學習)慢一點就留班,慢一點便踢你出校。『補天』不會設定甚麼指標,不用趕課程,由於我們的義師是一對一補習,可以不斷轉換教學模式,用不同速度因材施教,學生亦毋須跟其他人作比較。」
談到一手湊大「補天」的難忘經歷,陳葒如數家珍:「曾經碰到一位基層家庭媽媽,當她知道有免費補習時還半信半疑,再三追問我是否免費,直至我拿出當日傳媒訪問我的剪報給她看,她忽然失聲痛哭。原來她一直背着很沉重的負擔和罪疚感,覺得自己經濟能力不好,沒能為兩個兒子安排補習,連累他們學業成績不好,所以她一知道有免費補習,便如釋重負。」
重視才藝發展創人生出路
除了學科補習外,陳葒還在善心人捐助下成立了兩個才藝中心,讓孩子有機會發展才藝。他認為求學不只局限於學術上:「基層兒童在學業上難以跟別人競爭,才藝可能是另一條出路,增加他們對自我形象的認同和肯定。我們的學生當中,有些由不懂彈琴到考上演奏級,由不懂跆拳道到打入港隊代表香港出賽。起碼他們多了一項謀生技能,創造出他們未來的不同路向。」
有一個個案令陳葒印象特別深刻:「一位女孩的媽媽跟我講,為女兒填寫升中表格時,被要求填上參加過甚麼課外活動,她填了10多項,填好了才發現,女兒所有課外活動都是在『補天』上的。即是說,沒有『補天』,表格上將會空白一片。因此這位媽媽很感激『補天』,是『補天』填補了她女兒的空白。」
每年須籌近300萬元作營運
經營「補天」最困難是甚麼?陳葒直截了當說——錢。目前「補天」每年要花近300萬元營運,主要用於行政費及購買才藝中心物資:「我人脈唔算廣,性格唔會好主動叫人捐錢,好『薄皮』,最多係發個Whatsapp畀人,唔會打電話去追,會覺得唔好意思。」
「補天」成立10多年來,從未獲政府資助,也沒有從大型基金會獲得贊助。可幸的是陳葒的真誠感動到不少人,有私人基金會以象徵式1元租出舖位,讓他開設才藝中心,而「補天」的同事亦從不介意收取比市價低很多的薪酬:「譬如有IT同事本來收緊4萬幾元人工,進來『補天』我只能給他8,000,他們真的不是為了錢來做,是覺得工作有意義。我只能盡量讓他們放多些假,情人節、平安夜我都讓他們放假。」
仍有近4,000名學生等候配對
現時「補天」已成功配對了20,000對師生作一對一補習,但陳葒慨嘆仍然是杯水車薪,長期有近4,000名學生等候配對義師,他呼籲合資格市民踴躍申請成為義師。
展望未來,他希望將「補天」做得更深更廣,包括在九龍東及港島東擴展才藝中心,並配合網絡科技,令補習變得更全面及靈活化。
早前「補天」獲得香港教育大學教授容煒灝團隊支持,推出網上學習平台,將多年來製作的5,000條教學短片,上載分享給學生,又建立ChatGPT程式,讓學生在一周一次的補習時間外,可透過上網自學,解決學習問題。不過陳葒坦言,「補天」作為小型機構能力始終有限,盼有日會有更大型、更有財力的非政府機構接手做下去。